行业资讯
数智融合 绿色升级
2024-11-04
如今,能源行业正在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升级。8月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在电力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灵活智能也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特征之一。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正成为驱动能源转型和能源治理、变革的重要引擎,加速孕育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从智慧矿山、智慧油气田、智慧电厂到智能电网,从智慧园区、智慧城市到智慧地球,供给侧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与用户侧体验效用的最大化都是必备特征。本期封面策划以图文结合形式,呈现能源行业如何融合数智化技术,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壮阔图景。
9月13日,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路线展望》认为,新型电力系统将由“源网荷储”四要素拓展为“源网荷储碳数”六要素。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能源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对提升能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能源行业协同发展、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绿色低碳转型均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一项持续时间很长的系统工程,具有投入大、成本高、周期长等特点。近十年来,能源行业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抓手,持续推进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断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行业发展深度融合。
相关政策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其中,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该意见以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电力、煤炭、油气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需求,坚持急用先行、先易后难,分行业、分环节、分阶段提出了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目标、重点举措和关键路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企业层面,能源央企普遍在集团层面制定和发布了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政策文件,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指导意见、专项规划、工作方案、管理办法、技术规范等。
国家电网制定并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纲要》,编制《“十四五”数字化规划》,完成《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框架》设计,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愿景、目标思路、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
中国石油印发《关于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计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数智中国石油”,实现全价值链业务的数字化、主要作业场景的智能化;到2035年,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建成“数智中国石油”。
在能源行业中,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最为迫切,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当前,数字化已经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必要组成,在监测控制、设备运维、供需预测、调度优化、综合能源管理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在发电侧,数智化技术能够汇集发电企业的实时状态信息,提升发电企业在设计制造、建设开发、运维管理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促进新能源发电的可靠并网及有序消纳。在电网侧,数智化技术能够提升电网在全息感知、灵活控制、系统平衡、仿真分析、智能运维等方面的能力,促使电力系统实现多能互补联合调度和安全稳定运行,优化电力决策行为。在用户侧,数智化技术作为“基础底座”,智能家电、智能电表等智能终端的大规模安装推广,不仅有助于优化用户用电行为、降低用电成本,还能促进用户参与源荷互动,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我国油气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早,目前各大型油气田企业均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油气生产自动化、数字化建设。通过建设数字化油田、智能管网等方式实现勘探开发、生产运营、市场营销等全链条的数字化管理,显著提升了油气开采率和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上游勘探和生产环节是油气行业数字化发展的重点。
(来源:微信公众号“ 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 作者:王伟 特约撰稿人 陈光 贾雪枫)
上一篇: 价值重塑,新生态不断涌现
下一篇: 国家能源集团完成首个煤化工产品碳足迹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