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使用连续油管进行氮气气举排液时,如何确定最佳的气举点
2025-02-18
陕西科盛信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着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解决了诸多难题,为油田增产注入强大的活力实现高效开采,在能源合作方面全力围绕“降能耗”“提产量”目标,按照油田地质特征、产油能力、开发难度、以及油藏类型制定不同的开发策略以及分类分级管理。
基于井筒流体和储层流体性质
如果井筒中的压裂液残液等液体密度比储层流体高很多,需要较长的排液时间来克服重力和摩擦力等因素。此时,连续油管下入深度应适中,既能保证氮气能有效携带液体排出,又不会因下入过深导致摩阻过大或对地层造成过度冲蚀。一般来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先根据经验将连续油管下入到井筒中一定深度,如井筒中部位置,然后根据排液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粘度较高的流体,如稠油,其流动性差,需要更大的能量来推动其向上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将连续油管下入到更接近油层的位置,以减少流体在井筒内的流动阻力,提高排液效率。但下入深度也不宜过深,以免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
结合地层压力和产能
连续油管内的氮气注入压力需大于环空静液压力,才能使环空液体开始向上流动。因此,要先了解地层压力情况,通过计算或测试获取准确的地层压力值,再根据连续油管的尺寸、井筒条件等因素,计算出合适的氮气注入压力,进而确定连续油管的最佳下入深度。一般来说,当地层压力较高时,连续油管下入深度可适当浅一些;当地层压力较低时,下入深度可适当深一些,但要注意避免超过设备的能力范围。
地层产能高的井,产液量大,排液相对容易,连续油管下入深度可相对较浅;而对于低渗透、低产能的地层,产液量少,排液难度大,可能需要将连续油管下入到更深的位置,以提高氮气的波及范围和排液效果,但也要考虑设备的承受能力和施工成本。
利用现场实践数据和经验
如果有同区域、同类型井的连续油管氮气气举排液作业经验,可作为重要参考。了解类似井的连续油管下入深度、氮气注入参数、排液效果等情况,结合自身井的具体特点,如井深、井筒结构、地层条件等,对连续油管下入深度进行合理调整。例如,若类似井在某一深度下入连续油管取得了较好的排液效果,可在本井尝试相近的下入深度,并根据实际排液情况进行优化。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采用逐步下入连续油管并进行氮气注入测试的方法。先下入一定深度的连续油管,注入氮气观察排液情况,包括排液速度、液体流量、套压变化等参数。如果排液效果不理想,可适当增加下入深度,继续测试,直到找到最佳的气举点。同时,要注意实时监测各项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下一篇: 连续油管氮气气举排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