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进行氮气气举排液时,如何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2025-02-16
氮气气举排液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作业,需要从施工前准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以及施工过程操作规范等多个方面采取全面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
施工前准备
1.对制氮装置、增压设备、高压管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无泄漏、损坏等问题。例如,检查制氮设备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增压设备的阀门是否灵活可靠。
2.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氮气气举排液的工艺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同时,要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确保人员具备相关作业资格。
3.对施工井场及周边环境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形地貌、交通状况、周边设施等情况。评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车辆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根据施工井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氮气气举排液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技术参数、安全措施等内容。同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氮气泄漏、火灾、爆炸等,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在施工现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连接,确保设备安装牢固、连接紧密。对于高压管线和阀门,要进行严格的试压和检漏,防止气体泄漏。
2.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划定危险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在进行高处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并采取防滑措施。
3.在施工现场设置氮气浓度监测仪,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氮气浓度。当氮气浓度超过安全限值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通风换气。同时,要严格控制氮气的注入压力和流量,避免因压力过高或流量过大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4.施工现场严禁烟火,所有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对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管道,要采取静电接地措施。在氮气排放口等易积聚可燃气体的区域,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可燃气体积聚引发爆炸。
施工过程操作规范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或简化操作流程。在注氮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和出口返液情况,及时调整注氮参数。严格控制氮气的注入压力和温度,避免因压力过高或温度过高对设备和地层造成损害。同时,要注意监测井筒内的压力变化,防止井喷等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制氮装置、增压设备、高压管线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观察其运行参数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施工。
陕西科盛信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从事氮气吞吐、二氧化碳气举、二氧化碳压裂、化学药剂调驱、调剖、酸化、解堵等油田作业技术服务工作,为油田提供从油水井施工设计、现场实施等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上一篇: 连续油管氮气气举排液技术